2013年2月24日

〈課程目標〉

        
  19802月,蘭嶼核廢料貯存廠第一期工程開工。這是體制迫使弱勢者接受城市文明的苦果。1980311022行政院長孫運璿兩度指示保護淡水紅樹林。這是政府首次對知識分子的呼籲給予善意的回應。這兩個事件可以視為經濟發展與生態意識對抗與糾結的象徵。
1981年1月1日,聯副推出「自然環境的關懷與參與」專刊,由韓韓、馬以工主筆。1981831日,臺灣時報「詩學月誌」推出李魁賢主選的「生態自然的呼喚」專號。30年來,自然書寫的呼喚與行動不曾間斷,如今根本不必再爭論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孰重,因為我們唯一的選擇是……
八八莫拉克風災,洪水挾帶土石,沖垮溪畔的家園,太麻里溪出海口塞滿漂流木,部落耆老說:「水永遠找得到回家的路。」面對殘破的災難現場,我們想起古代哲人有云:「天地有憾,唯人能補之。」(〈中庸〉)對天地萬物的愛與守護應該是我們的承諾。
人與自然的關係是當今生態危機的威脅下一道迫切的倫理課題,迎向未來的永續發展,該有怎樣的視野、思維與行動?如何從內在的土地感,展開與一己以外的生命、大地及生態的深刻連結,建立與自然的和諧關係?這是本課程關注的核心問題,我們試圖以深度閱讀及專題實作並進的方式引領學生探詢、體驗、反思上述問題的可能回應。
在上述的問題意識下,本課程規劃為「臺灣當代自然書寫」的主題教學,80年代以後文學性的臺灣自然書寫形成獨特的次文類,發展至今30年間,它的範疇與邊界隨著書寫者探索的視野或表達的方式而更新、移動,然而,大體上此一次文類對應著共同的問題意識,都出於作者對於臺灣這片土地共同記憶、歷史文化與自然環境的高度認同。這樣的認同感不但使得書寫成為作者心靈覺醒的象徵性儀式,也使作品形成一個籲請結構,召喚著讀者的審美感受與倫理應答。
自然書寫作為這樣一種文學文類,「體現」是它的本色精神,文本示現「身體主體」在自然空間的行動,包括所見、所聞、所感、所思、所為的動態歷程,意義生發於此一動態歷程中,而非經由靜態的再現系統所賦予──自然書寫者身體力行,親身棲居於自然之中,看見並嘆服於自然生物在外型、顏色、身體結構,以及習性上的無窮奧妙,倫理感由內而發,人在自然中,互為倫理,共構存有。誠如李奧帕德(Aldo Leopold)《沙郡年記》所說:「只有涉及某種能夠看見、感覺、了解、喜愛或信任的事物時,我們才有倫理感可言。」李奧帕德也強調對於土地之美的感知是價值認同的重要關鍵,自然的審美感知從人的內在建立與自然的連結,若審美感受力愈敏銳,對自然之美的內在價值愈肯定,則人與自然的連結愈深,守護自然的抉擇也隨之較明確、堅定。
自然書寫的「體現」模式,除了指自然書寫者親身涉入現場,從行動中體貼自然之外,更意謂著書寫者感知天地大美,而以細膩寫實的筆觸指向微物之神。「書寫」於是成為一個充滿生命力的動詞,筆觸順著書寫者的身體在自然空間中移動直行,身體的移動不斷與環境協商,與外物不斷交涉,隨著耳目所遇,對於微物的描寫,知性陳述自然帶出,與感性語言互相呼應、對話、隱喻,從知識的層次,擴展為心靈的震動,形成充滿召喚力量的結構,召喚讀者進入文本世界。
對應於自然書寫的體現模式,「臺灣當代自然書寫」課程以「體驗」為核心概念進行相關教學活動的設計。透過自然書寫文本的閱讀,隨著書寫筆觸的移動而前行,更新了視野,看見生命的豐富多樣,感受天地的大美,而自然書寫的個人化敘事乃以山海書寫或家族故事,解放被馴化的自然與生命,帶領我們進入一片嚴肅的公共議題之海,對宰制性經濟模式的批判、對族群的記憶與認同、多元文化的共存、原住民傳統知識與生態議題的關涉……等等議題的思考於焉啟動。感受觸發,思考啟動,行動啟航,我們將帶領學生走出教室,面對真實的問題情境,成為新「自然書寫者/行動者」。
整個課程以「臺灣當代自然書寫」為教學內容,並融入「目標導向行動學習」的教學策略,包含「閱讀教學」和「專題實作」兩部分:
(一)閱讀教學:
在教材的選擇編序上兼顧歷時性縱向脈絡與共時性橫向肌理:先依當代臺灣自然書寫的發展樣貌,選擇具報導性質的「環保文章」承襲傳統天人合一思想的「隱逸文學」ƒ以傳統散文、雜文形式出現,尋求新的環境倫理之建立等三種不同基型的作品(劉克襄,1996),再針對學生目前生活所在地花東地區,選擇深具在地脈絡、切身經驗的山海文學作品及原住民文化書寫,建構五個單元主題:
  1. 聽見大地的呼聲
  2. 自然美學的反思
  3. 新倫理、新書寫的多樣性演化
  4. 自然符碼的文學想像
  5. 族群記憶的原鄉復歸
五個單元共選7位作家的作品作為主要的閱讀材料,運用多媒體營造教學情境,並形成開放理性的民主討論氛圍,透過與文本的深度對話,掘發作品蘊涵的美感經驗及倫理思考,形構人與自然關係的宏觀視野與微觀理解,並嘗試運用語文、影像、音樂等各種媒介再現個人對於自然的美感經驗或倫理思考。
(二)專題實作:
將文本世界與生活經驗鏈結,融入「目標導向行動學習」的教學策略,從生活世界的具體情境之中開展生態意識的實踐向度,設定與閱讀教學五大單元主題相應的任務目標,從不同面向關注自然生態現況:
  1. 環保行動劇演出
  2. 社區綠活圖繪製
  3. 生態達人訪談寫真
  4.     海洋文學地景走讀
  5. 部落生態文化體驗
任務目標的專題實作在於激發學生學習的動能,引導學生運用行動學習策略,在完成專題實作的過程中,結合具體經驗與閱讀思維,經歷「探索」、「澄清」、「理解」、「活化」、「內化」等價值反思發展階段,在行動方案的實行過程之中,深化美學素養、民主素養與倫理抉擇的能力。
透過以上教學設計,期能經營具有真實生命脈絡的教學情境──「真實的生命脈絡」具有以下特性:其一、穿透性:學生經由社會互動而發現差異,由差異返照自我,換言之,「真實的生命脈絡」穿透固有的學科形式結構以及個人心智結構,讓學生拓展視域,進入另一個新的詮釋觀點;二、發展性,抽象理論在堅實的現實生活世界裡顯得森冷而遙遠,而「真實的生命脈絡」使意義得以體現,使理念值得相信。實踐理性的發展仰賴的正是「真實的生命脈絡」所發揮的範導作用;三、整體性,「自然書寫」以作者及作品一體的「真實的生命脈絡」為核心開展了天、人、物、我四重向度的整體性觀照,而文本詮釋、情境體驗及行動實踐亦構成整體性的學習三角,提供多元智慧的啟發。經由真實生命脈絡的教學情境,我們希望實現以下教學目標:
  1. 體認環境正義倫理的普世價值──建立環境倫理正義觀,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之中能夠做出恰當的價值抉擇,投入關懷環境、守護生活世界的具體行動。
  2. 深化具有美學素養的本土意識──了解臺灣自然生態之美,提高自然美學素養;觸發深刻的土地感,與土地產生親密深切的連結。
  3. 開展惜物敬天愛人的存在智慧──從全人的整體視野,開展惜物敬天愛人的存在智慧,而不再是囿於專業知能的單向度的人。
  4. 培養迎向未來生活的關鍵能力──在閱讀活動中提升理解與詮釋的能力;在小組活動之中發展自我管理、規劃組織、與人溝通、團隊合作、主動學習、批判思考、應用科技學習、問題解決等迎向未來生活的關鍵能力。